“那走吧!”
一行人来到半导体基地的设计中心。
黄修远找了一台工业设计电🗕脑,便开始操作起来,很⛱快一个三维🇿🞖立体图形,就出现在工业软件平台上。
“多层立体结构?”陆学东有些疑惑不解。
苗国忠提醒道:“董事长,🗕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就没有办法刻录和读取了。”
胸有成竹的黄修远转动椅子,直面众人笑着说道:“你们都知道,玻璃光盘的数据点,是通过紫外线和红外线来实现刻录、读取和擦除的🟥🟏🜆。”
陆学东挠了挠头,不解的问道:“额?这和立体结构有关系吗?我可以♇🆒想到的唯一关系,就是这种情况,会限制玻璃光盘向立体结构🞦🖝发展。”
“一个小小的提示,我们的纳米屏技术。”
纳米屏技术?
发光二极管?
纳米级的发光二极管!陆学东立马反应过来:“你打算将纳米屏的发光二极🁟管,应用到玻璃光🟄盘的储🇬🛩存技术上?”
“没错,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黄修远一边说,一边转过椅子,指着工业软件平台上的三维立体结构解释起来🝀🟏。
这个设计是将玻璃存储器分成三层,中间是特制的数据点玻璃层;上面一层是深紫外线二极管,用于刻录和擦除玻璃层中的数据点;下面一层则是红外线二极管和光波感应器,用于激发红外线,让玻璃层中的数据点反射不同的光波,实现数据读取的目🞜的。
由于数据点玻璃层、深紫外光二极管层、红外光二极管和光波感应器,都是纳米级的厚度,加上外层的遮光层,整🖢🔏体厚度不会超🃈过300纳米。
也就是说,这种复🂏合型的玻璃光盘🖌👊,可以通过不⚘👩断的叠层,实现储存容量的提升。
以300纳米一层计算,1毫米的厚度,可以叠加3333层,就算是每平方厘米面积只能储存8G,在3333层的加持下,储存容量也会提升到二十多T,这就是立体结构的优势所在🚝🔘🀹。
苗国忠想了一会,知道这个技术的关键在哪里:“⛬🝡🌰如果这样,那就需要可以发射紫外光和红外光的二极管。”
“这没有问题。”陆学东是科研部的负责人,之前研发纳米屏技术的时候,科研部就尝试了非常多材料,从中🙋🈷🂼挑选出三原色的三种发光二极管,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其他波段的发光二极管材料被发现。
因此深紫外光、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是有🖧🔽现成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