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霞在《川菜》里面说过:回锅肉之所以叫回锅肉,是因为要先在锅里煮,再放回锅里去炒,在热油之中,薄薄的肉片卷曲起来,被厨师们成为“灯盏窝形”,就像是旧时中国那种装上有用来做灯的小碟子,主料是一块二刀肉,也就是去掉猪尾巴之后,把第一刀下去肥的去掉之后的第二刀,基本是半分半熟或者是肥四瘦六。
片要切的方方正正,煮过之后有时候会被放在祭祖的供桌上,放一会再拿回来作他用。
这也是传说中回锅有的由来。
看了一遍做法,自己在脑海当中过了一遍之后,陈年就开始尝试制作。
毕竟一个人,所以陈年也就有些放飞自我,一边做菜,一边给自己解说。
“一块完整的猪五花,首先和红烧肉的第一步一样,还是先在锅烧烫之后把猪皮放在锅里面进行烙制。”
“这一步的主要作用就是去除猪肉的汗腺味,而且这样处理过的猪皮更香。”
陈年一边把带着纹身的社会佩奇五花肉放在上面开始烙制。
滋啦滋啦的声音响起,渐渐的从锅内开始冒出一缕缕的青烟。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陈年把猪肉拿起来,上面基本已经被烙的焦黄,还有许多地方也甚至已经开始碳化。
拿出来之后,用刀把上面碳化的地方刮掉,然后洗干净。
“冷水下锅,让血沫和杂质浮出水面!”
“热水下锅会让肉里面的蛋白质发生凝固现象,肉质也会变柴,而且还有一个坏处就是,这么做的话到时候会让外部早熟,而里面还是夹生的,非常影响口感。”
现在陈年做这些动作已经很熟练了。
在锅里加入黄酒、葱、酱、几颗花椒。
趁着这个时候,陈年开始准备其他食材。
蒜苗拍扁,把梗的地方用斜刀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叶子的地方直刀切好。
切蒜苗用不了多久,切完之后,陈年就一边等着肉焯好,一边撇去水面上的浮沫。
然后陈年开始切猪肉,五花肉切成薄片,虽然外表呈现灰白色,但是切开之后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粉粉嫩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