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是丛云帝国的附属国之一,人口十数万。在帝国的众多附属国之中,也只能排在末尾,然而江夏却是最早依附的诸侯小国。
江夏位于韶南之地,其周围有大大小小四五个实力相当的诸侯小国。韶南之地,自前朝起,就是流放犯人之所,以至于在中原眼中,这里便是蛮夷之地。不论是江夏,还是其他诸侯国,其本国百姓,大多都是当年流放犯人的后裔。原本是一毛不拔之地,经历了十数代人辛苦建设,到如今,也算是大有起色。
中原称韶南为蛮夷之地,本意是说韶南无礼仪之风,不通教化。然而自从前朝流放了几位因政见不和而遭受排挤的学问大家到此之后,韶南也渐渐有了改观,时至今日,在许多方面,反而是韶南保留了中原原有的礼仪教化,古香古色。
在百年间,韶南也非世间安乐之所。对于韶北的中原大地,这些诸侯小国是没有那个逐鹿的野心的,但是对于吞并周边其他小国的胃口来说,还是有的,而且有这个胃口的,还不只一两个国家。于是,在那百年间,你来我往也好不热闹。如果站在中原翻看韶南的百年历史,你就会发现,宛如稚子嬉戏打闹,江夏能给他人一拳,别人也会还给江夏一脚。到最后,整个韶南之地,既没有输家,也没有赢家。
韶南的改变要从司徒宇说起,丛云三年初,司徒宇领十万铁骑甲兵自今天的江南道入西楚,历时数月至入秋,西楚政权便宣告灭亡。按照司徒宇捞草打兔子的性格,对于这几个位于西楚以南的诸侯小国,揍完了大人,小孩子他也是不会放过的。事实上,司徒宇也是这么干的,西楚政权灭亡后,他便留在西楚整顿,原本就计划待来年入春,甲兵休歇战马养肥后继续领铁骑入韶南之地的。奈何刚入冬,江夏国君就派遣使者到了京师太原,上表称臣不说,还遣散了江夏仅有的两万兵马。有样学样,韶南之地的其他几个诸侯小国,也现学现用,最后,司徒宇的一记重拳,就如同击在了棉花之上。
既然韶南之地已归附帝国,整顿兵马后的司徒宇也不停留,继续西进入了大长和,再后来自大长和北上入西蜀,便逐渐奠定了今日的丛云帝国。
三和是江夏的一个边远小镇,其里正是一黄姓长者,小镇百姓都称呼他为黄老。在江夏,里正一级的政府官员,并不是由朝廷指派的,而是由小镇百姓自己推选产生。黄姓在江夏是大姓,有自己严格的宗族规矩,任何人也不敢轻易逾越。黄老在三和小镇威望甚高,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其威望不仅来自于他里正的身份,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他在宗族里高于他人的辈分。如果说宗族规矩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那辈分就像是男子的灵魂。
三和百姓,有种田地的,也有养鱼养虾的,几乎都有自己的营生方式。三和虽然地处江夏边远,却民风淳朴。小镇的中央,有个广场,叫老爷广场,凡遇三和小镇的重大庆典,百姓都会聚集于此。据说,老爷广场是小镇老板姓自发筹钱出力修建的,一开始,修建的目的就是拜老爷,所以广场就取名叫老爷广场。拜老爷是小镇最隆重的庆典,每月举行一次,整个小镇的百姓,男女老幼都会参与。一般来说,拜老爷时,由里正主持,向老爷奉上百姓自行献出的水果贡品,再由里正领着大家伙行跪拜大礼。
拜老爷有两项重要的仪式,其一便是这跪拜大礼,行跪拜大礼时,站位很讲究,一律按照宗族辈分排行,容不得一丁点儿马虎。哪怕是在中原地区,也再难见到这般虔诚的仪式了。拜老爷的第二个重要仪式便是流水宴席,宴席摆在广场上,食材都是百姓自愿献出来的,所以也就没有个定数,小镇不会规定谁一定要献出猪鸭牛羊,更不会要求献出数量的多少。拿出什么,拿出多少,全在自心。
流水宴席还有个特别之处,便是上桌之人没有规定。不论你是小镇生活的百姓,还是过往的行人商旅,遇上了,便是缘分。一般里正都会在开席后到小镇出口的官道边上等候,遇见过往行人了,热情相邀。小镇的这种好客之道来源于当年流放来的学问大家带来的圣人礼仪,有朋自远方来。所以,如果有缘遇见小镇流水宴席的时间,当地百姓不仅对过往行人诚挚,而且还会对上桌的行人心怀感激。
简单最容易幸福,朴实也往往更懂得感恩。不论是韶南之地的原著百姓,还是流放犯人的后裔,对于学问大家给这蛮夷之地所带来的圣人学问和礼仪,大家都心怀感恩。学问大家离世后,百姓便把他供奉在祠堂,慢慢就有了后来的拜老爷祭典。
黄老是在外见过世面后再回到小镇的大人物,他能清晰的记得,在他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小镇拜老爷的流水宴席吃得还很简单。那时,江夏每年至少都会和周边的诸侯小国较量一次,多的时候甚至是三四次。直到十多年前,国君遣散了军队,从此和周边也再没有半次摩擦。小镇拜老爷的流水宴席,从此就如同鸟枪换了炮,几乎次次都有了鸡鸭鱼肉。
三和小镇拜老爷的日子是每月二十五,二十五是当年学问大家离开的日子。不同之地,祭拜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三和小镇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祭拜,除了缅怀之情,更多的,是想通过祭拜告诉学问大家,今天的生活,不负您当年所盼。
今天是三和小镇拜老爷的日子,黄老在广场领着大家行了跪拜大礼后,就领着两年轻小伙来到了小镇出口的官道上,每次拜老爷的日子,他都能在这里邀请到几位路过的贵客。此时,小镇的妇女们已经在忙活宴席所需的菜肴了。
黄老在官道上站了没一会,就看见远处走来几位行人,走在前面的是年轻的一男一女,紧随其后的,还有三人。按照三和小镇的风俗,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能邀请到的路过行人越多,就代表了老爷的福德越深,所以大家伙也会越开心。反之,如果行人不接受邀请,大家伙海会觉得是自己的过失,特别是黄老。严重一些,黄老还有引咎辞职的可能。
等到行人走近,黄老便恭敬行礼道:“几位远方来的客人,小老姓黄,是这三合镇的里正。贵客旅途劳顿,恰逢今日是小镇祭拜老爷的大喜日子,受大伙委托,小老特意在此恭候过往贵客,邀请贵客到小镇入席,家常便饭,如贵客应允,不胜荣幸。”
黄老说得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而又不失礼节。
见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子有些惊讶,黄老也习以为常。想来行人是来自韶南以外之地,所以不了解这一方风土人情,这样的情况,黄老遇到过很多次了。于是,黄老又将三和小镇关于祭拜老爷的风俗给几人讲解了一遍。随后,就只见几人客气的同意邀请,黄老自是欢喜,亲自在一旁领路,往广场行去。行前,黄老不忘叮嘱留在路口的年轻人,遇到过往行人贵客,一定要懂礼数。
其实在以往,邀请到愿意入席的过往行人,黄老也不会亲自领路去广场的,所以黄老才会带了两年轻人。只是这次特殊一些,特殊在黄老得知这几位贵客来自中原大地,也特殊在这几位贵客的回礼中规中矩。贵客来自中原大地,那里曾是老爷生活求学的地方,算是老爷故土,黄老有意要让中原大地知道,当年是中原大地无慧眼不识珠。贵客回礼中规中矩,黄老也有了相较的小小心思。在三和小镇,他再有威望,也不敢跌了老爷的份儿,所以黄老才亲自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