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用急,这次决堤与陛下无关,要有关,是我们这些臣子做得不好,渎职,才导致的黄河决堤。”郑朗安慰道。
坊里有一些传闻,说宋朝迎来最好的时代,皇上爱民,首相同样也爱民,从皇上到宰执,都是爱民的典范,老百姓有好日子了。实际说爱民,郑朗爱之,而且爱得平等,但远不及赵祯。
比如适当的时候,郑朗同样漠视生命。赵祯则完完全全是一个滥老好人,最怕听到的就是有人死。否则不可能前面决堤消息一来中书,后面不顾一把大雨下着,从寝宫来到中书省。
看着奏折,赵祯面容很萎靡,这种态度,让郑朗都觉得有些酸酸的。
“郑卿,还有何策治理黄河?”赵祯哑着声音问道。
刚才所说的不切实际,多植树可以,但不可能使整个黄河流域退耕还林,退牧还林,要来点实际的办法。
郑朗徐徐说道:“有两策。”
每一次危机,对郑朗来说反而就是一次际遇。
决堤之灾,还是一次很好的际遇。
这时候到了下半夜,加上闻听这个不好的消息,几人全部萎靡不振,听到有两策,一起精神焕发,盯着郑朗。
郑朗说道:“先说治河。”
“说,”赵祯郑重地道,然后看着边上的一名小吏,小吏懂的,开始拿笔记录。
“陛下,治河之道从大禹开始,传说疏九河、凿龙门、辟伊阙,导河、济、漯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入江。”郑朗用了一个传说二字,以那时原始社会的劳动力与技术,不可能活动范围有这么大,恐怕连注黄河之水入海。凿龙门都办不到,若是有其事,多半只活动在河洛地区一带,也就是以洛阳为中心。改堵为疏,治理河水。所以除了一个堵不如疏能借鉴,其他的没有任何借鉴意义,一句话略过。又说道:“春秋时各国开始修筑堤防,但各国以邻为壑,堤防修建得很不合理,齐桓公才在葵丘之会上说了一句话。无曲防。但那时候河水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到了战国时,人们数量越来越多,耕牧也随之增加,水土破坏严重,黄河始浊,多夹泥沙,到西汉时始为害。见于史载的决口泛滥有十一次。汉朝迫于无奈,于哀帝初年,公开征求治河方案。贾让献治河三策。其上策引黄河复走禹贡大河故道,使在太行山脉与老黄河大堤之间,有一个宽缓而不迫的去处。中策乃舍黄河旧堤,另筑大堤,使黄河与漳水会合同出海,在河道两侧分建水门调建水理。然而地势变化,禹贡大河故道逼近太行山,地势高亢,难以恢复,上中两策设想不切实际。所以只有下策。单纯依靠堤防防洪,虽增卑倍薄,劳费无己,最为下策,却多为后人所用。”
实际郑朗对所谓禹贡的太行山老黄河故道持着怀疑的态度,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然尧舜禹汤已为圣人。没有必须抹黑怀疑,引起争议,只说地势不便。
继续说道:“东汉便用此策,取得一些成就。然在王莽时间,张戎应征治河方案,又提出一个办法,根据水性就下,水流快则自然刮险淤积泥沙,使河床变深。不过王莽没有采纳,随后两汉更替。再到东汉王景治水,用贾让下策,但做得很细致,发卒数十万,与王吴修渠,自荥阳东到千乘海口修渠,景乃度山势,凿山陵,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使黄河入泗,又十里立一水门,顺着自然地势修建一条比西汉大河更近的行洪路线,用水门与大堤束缚,由于河流比降大,水流挟沙能力强,使汴渠成为黄河下游理想的分洪道,减少河床泥沙抬升的速度。这一工程使魏晋北朝,隋唐受益非浅。还有一个变化,由于黄淮泗灌通,泥沙入海,海岸线向大海延伸拓展。再者,我朝立都汴梁,也是由此工程受益。”
赵祯与陈执中全部愕然。
王景治水知道,可其他的多半不知道,特别是海岸线东拓一事。
“到了唐朝,由于太宗安置胡人,从灵武到南北河套,多是胡人各族,以牧为生,危害严重,唐朝与吐蕃对峙时,又于大非川与浇河地区多开耕种植,自大非川起,一直到河湟地区、南河套,昔日的水草丰美之所,全部成为戈壁滩与沙漠,泥沙含量大,王景的水利工程已是力所不及,加上我朝百姓开耕又胜于往朝往代,河水泥沙含量更高,这才是河水多次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