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转头一想也是,这个朝代读书人地位是很高的,村子里出个秀才都不得了,林昭如今也才十三岁,放在前世才刚刚读初中。

    “你在看什么书啊?”姜子延走近后看了一眼,上面的字和前世的繁体字很像。

    林昭见他过来,往旁边挪了一下让出了个空位,“孝经。”

    姜子延凑近看了一下,书上的字都是竖版的,这让他看惯了横版简体字的人觉得特别不适应,索性也不再看,而是关心了一下林昭的学习情况。

    林昭的字是以前秀才教的,他认字快,在学习上很有天资,只是没钱交不起束脩,一直耽误着。这一点姜子延在让他背了一遍书后对他的天资有了深刻的认知。

    因为不仅是孝经,就连秀才留下的其他书他都背的异常熟练,而且姜子延随便写一首诗出来他都能过目不忘。

    姜子延惊讶了,这完全是念书的好苗子啊!

    “那我再考考你啊,书你会背了,那其中的意思理解吗?比如说这一句,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是什么意思?”

    林昭斟酌的了一下答道:“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地位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怕会让姜子延觉得不满意。

    “那论语都读过吗?”

    “读过。”秀才留下的半箱书里面就有一本论语,只是有的字他不认识。

    姜子延对这个朝代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看起来跟曾经他的世界古代的知识体系差不多。

    “那你说说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

    “温习曾经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

    “你秀才姨夫留下的书你都看完了?”

    “嗯,他以前告诉我要多读书。”所以即使再穷家里还是买了油灯的,方便他晚上看书。

    姜子延看着那个破旧箱子里的书都已泛黄,边角都快翻烂了,可见林昭没事的时候经常翻阅。

    这个朝代的书籍是很贵的,确切的说是纸贵,一刀纸就能卖到五百文,而书就更贵了。

    姜子延琢磨着自己下次就去镇上看看有没有卖书的地方。因为前世从小生活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他很佩服那些高智商学习好的人,他以前的学习也就一般,一般的心思还要用在打工做兼职上面,所以学习一直都是中等。